心理咨询师最常犯的十个错误

2016-07-29 23:25:14603

作者简介:高浩容,台湾哲学咨商学会创始哲学咨商师、监事;历任大学讲师、MyPlus加分志顾问、上海优家画报特约作家。现同时就读台北市立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班、辅仁大学哲学系博士班。2013-2014年于上海华东师大教育科学院任交换生。著有《心灵驯兽师》等多部出版品。文章来自公众号:心灵驯兽师(ID:studiomowen)。

 

正确的心理治疗能令人感到被爱和有能力去爱人,使每一个人变得有自信和更坚强,并且更有能力去处理自己生活上的大小事情,做自己真正的主人。——玛莉·派佛(Mary Pipher) 

近年,心理咨询逐渐为人们所重视,但弄巧成拙的心理咨询,非但无益,反倒有害,甚至造成社会问题。

我曾几次接到来信,有些民众分享自己的咨询经验,问我他所经验到的是否是专业、正派的咨询历程。甚至有人直接点出和咨询师之间的纠纷,或者因为咨询而导致出更大的痛苦等情况。因为我不是他们的咨询师,在未深刻了解情况下,不能做定论。

可是这也提醒我,“该如何选择咨询师”对寻求帮助的民众而言是个大问题。另一方面,从事咨询的专业人士该如何自省,好保证咨询的素质,在咨询师不一定搭配督导,进行客观考核的情况下,如何把握内心的那一把尺,对咨询师来说也是一门挑战。

诚如卡尔·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咨询师所说的,咨询是在咨询师与来谈者的关系中、在彼此的互动中,朝个人统整的方向进展的过程。光靠咨询师单方面的投入,咨询无法开展,并且不当操纵咨询关系,会对双方都造成心灵与实质利益的危险。

对此,哈佛心理学教授玛莉·派佛在著作《爱是回家的路》(The Shelter of Each Other),提出十点“心理咨询师最常犯的错误”,跟各位朋友分享这十点原则,希望我们都能通过派佛的分享,更了解咨询,相信咨询,并恰当地使用咨询资源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十点既适用于咨询师,也适用于其他行业,亦适用于每一个人在愤懑时,藉这十点反思自身对于爱、依赖与心理咨询的某些认知错误。

心理咨询师最常犯的十个错误 

1.家庭是所有问题的主导因素。爱因斯坦曾说过:“我们的理论决定了我们观察的对象。”如果我们今天要探讨一个人心理不正常的原因,我们总是问:“他的父母到底对孩子做了什么?”吹毛求疵下总能找到几点可以责难的地方,因为父母不可能什么都做“对”。相反地,我们会因此忽略父母对于我们在精神方面的支持,给予爱的力量。并且一味朝父母身上追究原因,客观地看,忽视了社会及文化上的负向压力。

其结果可能造成“我们将只能获取片面的事实”,失去问题的焦点;“加重来谈者的受害者心态”,让来谈者积怨更深。

小编想说:家庭可能是某些症结的根源,但不是全部,更不是推卸自身责任的借口。

2.心理治疗的性别歧视:女性总是受到较多的责难。最近有一篇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,谈及总统候选人希拉里·克林顿为何民调低落。其中不难看出希拉里各种勤勉、负责、强悍的形象,反而让选民觉得她是一位职业政客,民调甚至有选民用“不可轻信”(distrustful)形容希拉里。

派佛谈到过去心理治疗有将女性视为代罪羔羊的倾向,如“独立”、“权势”方面的自信与果敢,向来被冠以正面意义的诠释,认为是健康的东西。和女性性格相关的如“分享”、“亲近”则被视为弱势与神经质的描述。并且一个家庭其他成员心理健康,其责任都连结到女性身上。但现代女性往往在外跟同性与异性拼博,回家却又得扮演多重角色的责任,结果默默承担非但没有赞誉,还多了责难。

当女性——尤其母亲,被偏颇的视为家中成长的罪魁祸首,那谁来关怀女性本身的身心健康呢?

小编想说:有一本书叫《美国的弑母文化》,美国有着强调独立的文化传统,在问题的归因上,比如子女心理异常,会有意无意地暗示这是母亲的过错。

3.心理治疗曾经常把正常的人性经验病理化,因此教导一般人一种“痛苦需要有一套解释”的想法和态度,凡事将问题或经验病态化的结果是,一个家庭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后,往往也因为苛刻的检视和隐私的被侵犯,而变得不堪一击。好比将“受苦”用某些心理学方面的名词分类后,反而将“爱”之类的价值,转为负面的东西,让人对健康的爱产生了混淆。

好比一个关于佛祖的故事,一个女子抱着死去的孩子找佛祖,希望能让孩子死而复生,佛祖告诉女子:“在村子中找到一个没有受过苦的人,向他要一个芥菜种子,我就让你的孩子死而复生。”最后这名女子没有找到芥菜种子,但她发现每个人都会有受苦的经验,甚至比她自己受过的苦更凄惨。

派佛说:“受苦是人之常情。”如果将悲伤全看成变态的忧郁,只会将问题更加琐碎化,让来谈者更觉得自己无助,反倒不敢面对或解决问题。一旦逃避养成习惯,倒有可能让人更加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痛苦中。

小编想说:读着有点绕,多读几遍就有所悟。

4.心理治疗经常将重心放在人的弱点,而非“恢复力”。 派佛以加州秃鹰为例,他们的雏鸟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啄开蛋壳才能降生,力道不足的就会活活死在蛋壳中。有研究员帮助那些啄不开蛋壳的小鹰破壳,结果这些轻易破壳的小鹰往往很快死去。

作家怀特(T. H. White)说:“人在悲伤时最值得庆幸的事便是能自悲伤中学习到一些事情。”

咨询的作用包括情感上的安慰,但那只是过程,不是主要的目的和结果。咨询帮助一个人能够面对痛苦经验,整合出处理问题的个人能力,培养面对逆境的恢复力和免疫力,这也是一个人建立自信的来源。

小编想说: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,会使你变得更强壮(尼采)。

5.心理治疗的一些方式曾经为求诊的人制造更多的问题。

小编想说:果真是有害哇。

6.的确有些专业人士滥用职权。 当一位来谈者宣称:“我之所以一直失业,是因为我的边缘性人格造成。”这仅只是状态描述,甚至这描述可能并不正确,且一来无法呈现一个人的独特性,并且给人一种“知道病名等于解决问题”的错觉。

心理咨询有所谓“二十六条法则”,也就是一次咨询上的大意、失败,往往需要二十六次治疗才能使来谈者重新导入正轨。

对咨询的危害,咨询师需要对自己的权责和影响力有所警惕,好比给来谈者的病征贴标签,往往就是造成偏差问题的开始。使来谈者感觉自己的病征存在,逐渐失去生活的自主性,以及解决困境的责任感。

小编想说:嗯,始终不要忘了咨询的目的。

7.心理治疗加强了病人的自恋倾向,并且不重视道德责任。

小编想说:“我有病”是推卸责任的万金油?

8.心理治疗经常混淆“道德伦理”与“精神健康”方面的问题,对于“善意的慈悲”和“承担责任”界线不清。心理治疗不仅只是一种俗人的告解,好像把丑事都说出来,咨询师原谅我,结束咨询后我又能心安理得做同样的事。

某个层面来说,人的“愧疚感”是人自省的来源,尽管有时会造成自我厌恶等负面影响,但那也是一个人在诱惑中秉持伦理道德,在行恶后能改过迁善,在个人生活中顾及群体和谐的内在动力。

因此今天咨询中,在处理类似内疚感的负面感受,不只是以“去除”这些感受为目的,还需要探究这些感受背后的种种原因,学习如何运用理智,合理运用与处理感受与行动之间的作用。

咨询当使我们不失人的良善,因为这是人格健全的一部分,而一个人格健全的个体,对于维持一个有益身心社会环境,具有互为表里的作用。

小编想说:咨询真是复杂,需要好好领悟才是……

9.心理治疗过份重视个人的救赎,并非团体的福祉。派佛说:“如果马丁.路德和肯尼迪都得完全治愈自己的心灵,才能真正为社会做点什么,他们这一辈子忙着找寻心灵上的安适就好,根本没时间为别人做事。”

从人本主义学派的角度来说,没有人的心灵是完全健康的,就像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有点小毛病,但这些无碍于生活的基本活动。因此进行咨询,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在生活上就彻底瘫痪了,反而和社会脱节,和正常的生活彻底分裂,有害于一个人的心灵复健。

在我个人的咨询经验中也是如此,就像电影《让爱传出去》(Pay It Forward),一个对爱绝望的人,往往单一的支持和安慰并不能使他站起来,有时只是让他变得依赖。反倒让他有机会去帮助他人,感受自己还有付出的力量、爱的能量,更能让他重新认识爱,调节心灵的伤。

小编想说:不仅要共情来访者的感受,还要让来访者发展出力量,哎呀呀……

10.心理治疗经常强调治疗本身比生活更重要。心理咨询师的力量很大,其角色不是帮来谈者做决定,而是帮来谈者学会自己做决定。但咨询无法取代家庭,正如咨询师无法取代家人。

咨询使我们心灵得到宽慰,进行自我觉察,乃至自我的心灵重建,但咨询无法取代生活本身。

咨询的终点是“结束关系”,就像父母看着孩子独立,给予祝福,尽管这会有些情感上的不舍与拉扯。但最终心理咨询的意义,就在于让来谈者重新回归生活。

终究,咨询是咨询师的工作,帮助来谈者渡过难关,但和家人、爱人、朋友放在一起,咨询师的重要性应该排在最后一位。不过分夸大,或是让来谈者养成不必要的依赖,这是咨询师应有的自觉。

(全文完)

 

报名1879计划,请点击我要报名

实时了解1879信息,请关注1879公众号